定理 设a(t)是一个非零连续可微函数,则
- 函数a(t)的长度是常数,当且仅当a′(t)⋅a(t)≡0;
- 函数a(t)的方向不变,当且仅当a′(t)×a(t)≡0;
- 函数a(t)与一个确定方向垂直,当且仅当$(a(t),a'(t),a''(t))\text{(混合积)}\equiv 0;
proof.
1.
∵dtd∣a(t)∣2=2a′(t)⋅a(t)∴∣a(t)∣2=Const⟺a′(t)⋅a(t)=0
2.
∃单位常向量b,a(t)=f(t)⋅b
其中f(t)是连续可微函数
∴∴a′(t)=f′(t)⋅ba′(t)×a(t)=0
反之,设a′(t)×a(t)=0,命b(t)=a(t)/∣a(t)∣,则∣b(t)∣=1由(1)知,b′(t)⋅b(t)=0,即b′(t)⋅a(t)=0.由定义可知
a(t)=f(t)⋅b(t)
其中f(t)=∣a(t)∣,则
a′(t)=f′(t)⋅b(t)+f(t)⋅b′(t)
a′(t)×a(t)=f(t)⋅b′(t)×a(t)=0
因此b′(t)∥a(t).由于b′(t)⋅a(t)=0,故b′(t)=0,即b(t)是常向量,即向量函数a(t)的方向不变。
-
参数方程
将曲线看做动点的运动轨迹。三维空间上的曲线是连续映射a:I→R3,对于t∈I,我们用
a(t)=(a1(t),a2(t),a3(t))
作为a的参数化法(parametrization)。
直线的参数方程:p,q为直线上的两点,
a(t)=p+t(q−p)
方向向量q−p是该时刻的速度向量,记为v。
-
正则曲线
- 如果曲线的参数表示式中的函数一阶连续可微函数,这称其为光滑曲线。
- 对于光滑曲线r=r(t), 假设对于曲线r=r(t)上t=t0有r′(t0)̸=0,则称这一点为曲线上的正常点。
- 曲线上所有点都是正常点时,则称曲线为正则曲线。
-
自然参数
- 定义:对于正则曲线Γ:r=r(t),称积分s(t)=∫t0t∣r′(η)∣dη 为曲线Γ从点t0到t的弧长。
- 自然参数:以弧长作为曲线的参数,记为s。曲线表示为r=r(s)
- 定理 设r=r(t),a≤t≤b是E3中的一条正则曲线,则t是它的弧长参数的充要条件是∣r′(t)∣=1。
proof. ∵ds/dt=∣r′(t)∣,∴ds=dt⟺∣r′(t)∣=1.
上述命题的直观意义是:曲线以弧长为参数的充要条件是它的切向量场是单位切向量场。为了强调已经把弧长取为曲线的参数,我们通常用“·”表示对于弧长参数的微商,如r˙(s)等等。
- 自然参数的性质:
- 切向量具有单位长度∣r˙(s)∣=∣dsdr(s)∣=1,即单位速率曲线。
- r(s)⊥r˙(s),r˙(s)⊥r¨(s)
-
曲率、挠率
- 单位切向量(unit tangent vector):T(s)=r˙(s),∣T∣=1

- 定理 设Δθ表示向量α(s+Δs)与α(s)之间的夹角,则
∣T˙(s)∣=Δs→0lim∣ΔsΔθ∣
proof. 我们把曲线上的单位切向量T(s)平行移动到原点O,则它的端点便描出一条单位球面上的曲线,Δθ就是∣T(s+Δs)与T(s)所张的角,而∣T(s+Δs)−T(s)正好是它所对的弦长。所以:
∣T˙(s)∣===Δs→0limΔs∣T(s+Δs)−T(s)∣Δs→0lim∣Δs∣2∣sin2Δθ∣Δs→0lim∣Δs∣∣Δθ∣
- 曲率(curvature): κ(s)=∣T˙(s)∣=∣r¨(s)∣κ(s)=Δs→0lim∣ΔsΔφ∣,称T˙(s)为该曲线的曲率向量。
- 主法向量(principal normal vector):N(s)=k(s)r¨(s),∣N∣=1
- 副法向量(binormal):B(s)=T(s)×N(s),∣B∣=1
注:单位切向量,主法向量,副法向量也作α(s),β(s),γ(s)
- 挠率:τ(s)=−B˙(s)⋅N(s)
- 定理 设β(s)是具有单位速度的曲线,则
- κ=0 当且仅当β(s)是直线。
- κ>0,τ=0当且仅当β(s)是平面曲线。
-
Frenet标架
- Frenet标架:{r(s):T(s),N(s),B(s)}
- 曲率刻画了曲线的弯曲程度,刻画了曲线偏离切线的程度。
- 挠率刻画了曲线偏离密切面的程度,是曲线非平面化的量
- 若曲线在T正向的一方,且在密切面上面,即也在B正向的这一面,这时挠率τ取正。
- 若曲线在正向的一方,且在密切面的下面,挠率τ取负。

- 定义:过空间曲线上P点的切线和P点邻近一点Q可作一平面σ,当Q点沿曲线趋于P时,平面σ的极限位置π称为曲线在P点的密切平面
- 定义:过曲线上一点P的主法线的正侧取线段PC,使PC的长为1/k。以C为圆心以1/k为半径在密切平面上确定一个圆,这个圆称为曲线在P点的密切圆或曲率圆,圆的中心叫曲率中心,圆的半径叫曲率半径。
∵Δs=RΔα∴κ=Δs→0lim∣ΔsΔα∣=R1
在点P处的曲率圆与曲线有下列密切关系:
- 有公切线
- 凹向一致
- 曲率相同

- Frenet公式,其系数阵为反对称方阵
⎝⎛T˙(s)N˙(s)B˙(s)⎠⎞=⎝⎛0−k(s)0k(s)0−τ(s)0τ(s)0⎠⎞⎝⎛T(s)N(s)B(s)⎠⎞
- 达布向量(Darboux vector): ω=τT+κB
-
一般参数曲线的曲率、挠率的计算
- 空间曲线:r=r(t)
- 曲率:κ=∣r′(t)∣3∣r′(t)×r′′(t)∣
- 挠率:τ=∣r′(t)×r′′(t)∣2r′(t)×r′′(t)⋅r′′′(t)(混合积)
推导:
已经知道:T(s)=dsdr(s),κ=∣T˙(s)∣=∣r¨(s)∣
如果κ≠0,则
N(s)=∣r¨(s)∣r¨(s),B(s)=T(s)×N(s)=∣r¨(s)∣r˙(s)×r¨(s)
如果曲线的方程是r=r(t),t不是弧长参数,则
dtds=∣r′(t)∣
故
T(t)=∣r′(t)∣r′(t),r′(t)=∣r′(t)∣⋅T(t).
对后一式再微分得到
r′′(t)==dtd∣r′(t)∣T(t)+∣r′(t)∣⋅dsdT⋅dtdsdtd∣r′(t)∣T(t)+∣r′(t)∣2⋅κN(t),
所以
r′(t)×r′′(t)==∣r′(t)∣3⋅κ(T(t)×N(t))∣r′(t)∣3⋅κB(t),
由此得到
κ=∣r′(t)∣3∣r′(t)×r′′(t)∣,B(t)=∣r′(t)×r′′(t)∣r′(t)×r′′(t)
N(t)==B(t)×T(t)∣r′(t)∣⋅∣r′(t)×r′′(t)∣∣r′(t)∣2r′′(t)−(r′(t)⋅r′′(t))r′(t)
- 平面曲线 y=f(x)
- y=f(x)曲率:κ=(1+y′2)3/2∣y′′∣
- x=x(t),y=y(t)曲率:κ=(x˙2+y˙2)3/2∣x˙y¨−x¨y˙∣
- 挠率:0
-
曲线论基本定理
- 曲线的弧长、曲率、挠率这三个量是由曲线本身的形状决定的,与它的参数表示和坐标系的选取无关。
- 定理 设r=r1(s),r=r2(s)是E3中两条以弧长s为参数的正则曲线,如果他们的曲率出处不为0,并且κ1(s)=κ2(s),τ1(s)=τ2(s),则必存在E3的一个刚体运动σ,它把曲线r=r2(s)变为曲线r=r1(s)。
- 参数曲面片
所谓参数曲面片是指从E2的一个区域D到空间E3中的一个连续映射。若在E2,E3中分别建立笛卡尔坐标系,用(u,v)记E2中点的坐标,用(x,y,z)记E3中的点的坐标,则一个参数曲面排列的方程可以表示为:
⎩⎪⎨⎪⎧x=y=z=x(u,v)y(u,v)z(u,v)(u,v)∈D,
或者写成向量方程:
r=r(u,v)=(x(u,v),y(u,v),z(u,v))
我们首先要求函数x(u,v),y(u,v),z(u,v)都是三次以上连续可微的。变量u,v称为该曲面片的参数。

在曲面S上取一定点P0=r(u0,u0),让u变化,而u=u0,则动点描出一条落在曲面S上的曲线,这条曲线称为过点P0的v-曲线,它的方程是
u=u0
或者
r=r(u0,v)
同理,也有u-曲线,这样,经过每一点有一条u-曲线和一条v-曲线,它们构成曲面上的参数曲线网。通常把(u,v)称为曲面上的曲纹坐标
- 正则曲面片
如果ru(u0,v0),rv(u0,v0)是线性无关的,则称曲面片S在点P0是正则的。三次以上连续可微的、处处是正则点的曲面片,即所谓的正则曲面片。
- 曲面的Monge形式
z=z(u,v)=z(f(x,y),g(x,y))
用Monge形式给出的曲面片总是正则的
- 曲面正侧
规定,向量ru×rv所指的一侧为曲面正侧。参数u,v的次序决定了参数曲面的定向。
- 切平面、法线
切平面的单位法向量
n=∣ru×rv∣ru×rv
曲面r=r(u,v)在点(u,v)的切平面的参数方程是
X(λ,μ)=r(u,v)+λru+μrv
其中λ,μ是切平面上动点的参数,法线的参数方程是
X(t)=r(u,v)+tn(u,v)
曲面上的每一点,由其参数方程定义了一个标架{r;ru,rv,n},称为曲面上的自然标架。
设有正则参数曲面片S:r=r(u,v),曲面S在每一点的切空间是有切向量ru(u,v),rv(u,v)张成的二维向量空间,它是R3的子空间,因此S的切向量作为R3中的向量,可以求它们的长度及夹角。前面已经说过,曲面S在任意一点r(u,v)的切向量是
dr(u,v)=ru(u,v)du+rv(u,v)dv
(1)
其中(du,dv)是切向量dr(u,v)在自然基底ru,rv下的分量。
但是一般说来,ru,rv不是单位正交基底,如果我们知道基底的度量系数,则表示成(1)式的切向量的内积就能够用他们在基底ru,rv下的分量du,dv来表达了。命
E(u,v)=F(u,v)=G(u,v)=ru⋅ruru⋅rvrv⋅rv
他们就是基底ru,rv的度量系数,称为曲面S的第一类基本量
通常记作:
(EFFG)
显然这是一个正定矩阵
I==Edu2+2Fdudv+Gdv2(du,dv)(EFFG)(dudv)
二次微分式I在容许参数变换下是不变的,我们称I为曲面的第一基本形式。
I的几何意义
I=dr⋅dr
此外若命
δr=ruδu+rvδv
这切向量的内积是
dr⋅δr=(du,dv)(EFFG)(δuδv)
(2)
因此
∣dr∣=cos∠(dr,δr)=Edu2+2Fdudv+Gdv2∣dr∣∣δr∣dr⋅δr
(3)
特别的,dr与δr正交⟺(1)=0
若在曲面上有一条曲线,它的方程是
u=u(t),v=v(t),a≤t≤b.
由(3)知,它的弧长是
L==∫ab∣r′(t)∣dt∫ab[E(u(t),v(t))(dtdu)2+2F(u(t),v(t))dtdudtdv+G(u(t),v(t))(dtdv)2]1/2dt
最后我们来讨论曲面上一个区域的面积计算。

设S的方程是r=r(u,v),(u,v)∈D⊂E2,考虑曲面上由参数曲线u=u0,u=u0+Δu,v=v0,v=v0+Δv所围成的一小块,它的面积与切平面上由Δu⋅ru,Δv⋅rv所张成的平行是变形的面积在略去更高阶无穷小之后是相同的,而后者的面积是
∣(Δu⋅ru)×(Δv⋅rv)∣==∣ru×rv∣ΔuΔvEG−F2
ΔuΔv
命
dA=EG−F2
dudv
称为曲面S的面积元素,那么S的面积是
A=∬DEG−F2
dudv
根据重积分的替换法则以及第一类基本量的变换规律不难知道,A与曲面上参数的容许变换是无关的。
- 保长对应和保角对应
- 可展曲面
- 微分几何初步 陈维桓